小儿的某些怪异性动作与家庭管理有关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小儿的某些怪异性动作与家庭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今天下午我在一个幼儿园为家长进行小儿推拿讲座。
在课后很多家长提出问题。其中有个家长说:“王老师,我们的孩子总是爱吃被子的一角。”还有一个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一回来总喜欢拿出妈妈的旧衣服去闻气味。”还有一个家长说:“我们家孩子的手指甲经常被啃的秃秃的,而且从幼儿园回来每次都要吃两大碗的米饭,我都不知道他是真饿还是假饿。”我说对于这个每天晚上回来吃两碗米饭的孩子,他很多时候是孤独式饥饿,在幼儿园他一定是吃饱了。那么对于这样的情绪我们在临床中见的很多。其实我们发现这一类孩子家庭都是追求完美的家庭或者是家庭气氛比较紧张的家庭。那我在现场就做了咨询,我说:“有没有哪些家长特别喜欢对孩子说不的,有没有哪些家长,孩子比如在幼儿园一天或者在外面玩了一天都挺好的,只要是见了家里的某个人,总是跟你对着干或者大哭一场。很多家长举起了手。
我在这举个例子我们小灿灿,我们奶奶就说了,这个孩子呢,一天都挺好的,只要晚上一回来跟他妈妈一见面就要大哭一场。还有我们的小寒寒每天早上都跟他妈妈就穿衣服必哭一场,必闹一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妈妈的气场不对,妈妈就是一个高压式的人,妈妈就是一个经常说不的人,所以说经常过度的管理孩子,孩子的抑郁情绪得不到抒发,有些孩子变得大喊大叫,有些孩子就变得有很多怪异的动作出现。大家都知道我们两千后这代孩子是我们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孩子,父母都很优秀,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出色。所以把很多的期望就强加给孩子,总希望孩子这也做的很好,那也做的很好。拿着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孩子,特别是我们八零后的年轻夫妇,都是独生子女,都很优秀,所以在沟通、理解、欣赏、忍让方面都做的不够。所以当家庭出现了任何的纠纷,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就会吵起来。包括还有婆媳关系,甚至还有母女关系也是这样子。那么你想如果当我们夫妻为孩子吵架的时候,一个是爱他的妈妈,一个是爱他的爸爸,这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要么就是暴躁,要么就是抑郁。长期这种抑郁下去,这些孩子就会出现一些怪异的动作。
所以希望今天这个分享,希望我们年轻的家长们,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更希望给我们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心理,健康的环境。孩子快乐的成长,孩子快乐的长大,才是我们真正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