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不仅仅是阳虚

      大家好,我是邦尼康小儿推拿的王老师。欢迎大家收听王老师每日医话,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自汗不仅仅是阳虚”。关于汗的问题我之前分享过盗汗不仅仅是阴虚,那么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自汗不仅仅是阳虚。最近有我们学员包括同行在不断的咨询,说“王老师,我们最近在调理汗上没有更多的进步,自汗按照阳虚调怎么不好?盗汗按阴虚调怎么效果也不好?”那么今天我们重点提一下自汗。
      关于自汗在我们传统中有一种说法叫:“阳虚则自汗,自汗多数阳虚所致。”但是能不能绝对的说阳虚就是自汗呢?肯定是不行的。我就拿临床中的案例给大家说一下,那么对于汗的问题,除了我们古人讲的阴虚和阳虚。我们还要自己去判断,你比如说阳虚自汗,他必须符合阳虚的特点。一般阳虚的人有一个怕冷的特点,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特征。我们经常说阳虚生内寒,阳气就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体内的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那么这种小孩一般出的汗都偏凉,这是一个判断的标准。 
      另外阳虚的孩子一般都会出现完谷不化的现象,怎么讲呢?古人对此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食物的消化就像是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是煮饭的锅,阳气就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煮不熟饭。”所以当阳气不足的时候,进入胃中的食物不能很好的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就会出现吃什么拉什么完谷不化的现象。那在你判断孩子是阳虚症状的时候,首先看看孩子符合不符合这个特点。另外阳虚的孩子,我们经常讲阳为气,气不足,那么生命的活动就会衰退。他会出现精神不振,这种孩子会懒言少语、不爱走路、不喜欢动。

      那么再看阳虚,我们看这个孩子的舌头,是不是舌淡而胖白或有齿痕?因为这样的孩子阳气衰微,水液蒸腾消化不足,那么体内的水就会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体内就会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会出现齿痕,像胖大舌、齿痕舌都是阳虚的典型舌象。那么如果你再学过脉诊会把脉的话,那么阳虚的孩子阳气不足,所以他的脉象都会沉虚无力。简单的判断阳虚的孩子出的汗是偏冷汗,他会恶寒,那么符合这个条件我们可以说是阳虚自汗。
      但是我们临床中发现不是这样的,这两天我们从山西临猗来的宝宝。这个宝宝妈妈说是白天一动就出汗,只要太阳出来就出汗。到了医院医生都给判断成自汗,都给孩子开了补气的药,有人参、黄芪。妈妈说治了几个疗程,换了好多医生都没有效果,真是治病从小医院治到大县城。从普通医生找到大专家,孩子的出汗情况没有解决。那么她带孩子到我们这调理的时候,我就说孩子是不是自汗,先摸摸孩子出汗的地方热不热?我一摸这个孩子的头像蒸笼一般。什么叫蒸笼?就是我们蒸馒头时的锅盖一揭热气腾腾,那这个孩子的汗是热汗而不是凉汗。包括这个孩子的身上四肢包括他所有的体温,他都是热乎乎的,没有一点的寒相。像这样的现象就不能判断这个孩子是阳虚,但是这个孩子确实是白天出汗很严重。一动就出汗甚至是不动的时候比别人出的汗都多。所以希望大家一定不要简单的判断自汗就是阳虚,阳虚就是自汗,这个判断至少是不够准确不够科学。

      那我们讲到底什么是自汗呢?其实自汗的准确的定义是: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或穿衣过暖、或者是服用了发散药物的因素为自然表现。什么意思?比如现在的天气很热,大家都穿短袖短裤,你非要穿棉袄,你穿多了你出汗这不算自汗。如果今天我参加了一个马拉松比赛,那么劳动过度不算自汗,或者最近吃了发散的药物出汗也不算自汗。正常情况下,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活动量的时候他就比别的孩子出汗多,这个叫自汗。这个不正常,甚至是这个孩子出汗如洗,像下了雨一样。在正常的温度和劳动量下孩子这样出汗叫自汗。自汗对应的是盗汗,它是偷偷的出汗。所以盗汗是晚上出。我之前也分享过盗汗也不仅仅是阴虚。大家也可以在邦尼康荔枝和喜马拉雅的电台听一下。
      那么对于自汗有很多类,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这个孩子会觉得困倦无力,天阴的时候会加重。如果孩子上风自汗会出现头疼身热,也会出现伤风感冒。还有夏天这么热会出现伤暑自汗会出现口渴,还有的孩子出现痰证自汗,首先这个孩子痰多的很。所以自汗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阳虚就是自汗。那么自汗就要补阳、补气。那么刚才讲了,这个从山西临猗来的这个孩子他补了阳、补了气为什么不好?那么这两天我在给这个孩子调理的时候,我也反复的分析,这个孩子现在是所有的热都聚到头上了。是因为气积不降。
      这个孩子要调气积,我仔细拍他的肚子。这是我们邦尼康的一个问诊方法叫腹诊,拍他的中脘的位置有点腹胀,砰砰作响,拍他的左边下边都好,拍到腹部右部的时候就是砰砰直响。那正符合了中医的一个道理左升右降,这孩子右降不下来导致气机上逆。那么气机不降有胃气不降的气积也有胆气不降的气积。你摸这个孩子的头整个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头。妈妈说只要太阳一出来,他的汗就出来了。为什么呢?我说头上是七条阳经我们称为诸阳之会,把热都聚到头上了,不能再给孩子补气了。越补他越阜阳于外汗出的越多,要用肃降法。
      这个孩子我觉得最好的肃降法就是用胆不降胃不降的方法,我们要清胃经、平肝清肺、增加肺的肃降,增加肝的升发,让人体这个小宇宙圆圈运动要动起来。动起来这个孩子的气积顺了,这个孩子的出汗就好了。当然还有一个穴位我们用的比较多就是下推天柱骨,这也是一个降逆的好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是在你的工作中出现这种案例,希望你多思考,千万不要把它简单的定义为阳虚自汗。越治孩子就越重,其实中医治病就讲了辨证,你辨就辨细一点,从面色、舌诊还有他的腹诊、气积包括汗诊都要辨证。你辨的越细辨的越准确,那么孩子调理越科学效果越好。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帮助更多的学员帮助更多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帮到更多的家长,希望你们不断的学习中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辨证水平,健康就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邦尼康电台多多关注王老师每日医话。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在你们的学习路上帮助到你们,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