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为什么越来越多?

    

 小儿抽动症为什么越来越多?

 

       大家好,我是西安邦尼康小儿推拿的王老师。欢迎大家收听王老师每日医话,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小儿抽动症为什么越来越多?” 最近我们调理中心来调理小儿抽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症状不一样,虽然病情不一样。但是人数越来越多。有的孩子挤眉弄眼,有的孩子清嗓子,有的孩子抖胳膊抖腿耸肩。特别是最近我们来了个小宝宝,刚上一年级,这个孩子抽动症特别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他的清嗓和这个喉间发出怪声,不间断就是非常的频繁。其实我们听了都很心疼看着也很心疼,大家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发出这样的声音,怎么能不受到老师的批评!怎么能不受到同学们对他另眼看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今天我见了妈妈就批评她了,我说你什么时候发现的?你怎么才来治!妈妈说不知道。

       其实这也是目前小儿抽动症多发的一个原因,很多时候被误诊了,就是家长对于抽动症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过于轻视。认为眨眨眼耸耸肩属于不良习惯,反而更加打骂他了。还有一些真的是我们的医疗工作者往往被这些症状所迷惑,把孩子的干咳和发出的怪声认为是慢性咽炎,气管炎。把不停眨眼皱眉头误诊成结膜炎,把皱鼻误诊成慢性鼻炎。这个孩子本身对这个抽动症有抑制能力,自己有意识的掩盖,家长包括医生也很难发现。那这些病真的是他情不自禁的发出来的,所以打一下孩子骂一下孩子马上让他停止是不可能的。可能暂时会停止但是效果并不好,这就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实际上在心理学里小儿抽动和多动症都叫心理一些疾病。在中医里面既是中医身体的病同时在中医心理学也把这归类为心理性的疾病,那我们现在来看看都是哪些原因让我们的孩子患了小儿抽动症越来越多?我在调理这些疾病的时候,凡是患小儿抽动症的家庭往往是期望值很高的这种表现。就是家长是完美型的或者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是比较紧张的。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抽动症的发生和孩子紧张情绪和外部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就是父母是完美的家长,都对孩子有压力会形成抽动症。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我感觉从我临床经验发现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还有我们发现剖腹产的孩子越来越多,这种早产、剖腹产、难产的孩子容易患的疾病。你说早产、难产必须剖腹产,但是现在很多家长为了选一个好日子就给孩子剖腹产。对孩子伤害大,为什么?他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好多功能真的不健全,所以对孩子未来的生长是有影响的。另外还有一个过敏,我们发现抽动症的孩子基本都伴有过敏的症状或者是食物不耐受的症状,和我们所吃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今天这个孩子抽动症很厉害了,我跟妈妈说不要再给孩子吃鸡蛋和鸡鸭鱼肉了 ,妈妈说我们吃的揉本来就不多。我再问是猪肉不多,就爱吃这鱼虾肉,老觉得这种肉蛋白质多。我说往往孩子不耐受都是在蛋白质上不耐受,往往就是鸡蛋、牛奶、虾这样的食材。给孩子吃太多了,在我们西安有的幼儿园档次特别高,一个月有将近一万块钱的幼儿园,伙食非常高,给孩子吃海参吃燕窝。


 

       我们可想而知,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身体能不能把这些蛋白的食物分解得了。分解不了积压在身体就会给孩子带来这种高压力,高压力就可能伴随着抽动症的在症状。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比较孤单,从我个人角度我真的提倡二胎。我也经常鼓励妈妈生二胎,我说你为这个老大生二胎,这个孩子很孤单,家长就会让孩子看电视,看手机、玩游戏。这种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特别的集中,他一动都不动,这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这这么大的孩子我们经常说是鸡嫌狗不爱,他是应该动的你不让他动。在他某些时间他会情不自禁的动,把这种动就给释放出来。

       实际上我之前看过一本书,是台湾著名的一个作家。他曾经是一个医生,他说病是教养出来的,他就观察了很多的孩子。就是爱看电视爱看手机这种孩子就是患抽动多动的孩子特别多。另外就是我们讲的孩子的饮食,零食吃太多。因为零食里面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太多,特别是对孩子的身体有极大的影响也会引起抽动症。所以说患抽动症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每个人都思考一下,一旦患上这个病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想这个家庭一定不会开心不会幸福,所以我们要反思。那么在我们中医里面调理这个的时候呢,我们发现这个病与肝肾与心脾的关系非常大。往往说土虚木摇,摇是风,风与中医里的肝很大。所以这类的孩子我发现情绪有不畅的表现。

       所以时候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个提示。刚才我讲了很多的得病的原因。我们的家长来分析一下自己的家庭,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没有患抽动和多动。我觉得你也不要掉以轻心,你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因素,这样的因素就会潜在的爆发。赶紧及时调整,如果有了赶紧及时调理。让我们的孩子在他初期的时候赶紧治疗,这个孩子小月月已经在我们调理中心调理了四天了,症状减轻了很多。我们也很开心,我们也希望通过调理让这个孩子变得更加的健康。希望这个分享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对小儿抽动症有足够的认识,让我们的孩子从身体和心理上变得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