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王老师又带领我们进行了读书会学习,会中了解到被老百姓熟知的广告宠儿六味地黄丸,从它的历史到配药成分,从功效到配方特点,透露出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老祖辈中医技能之精湛,特自豪的说‘看,中国人倍儿棒!也从学习中了解到这味中成药其实也是小儿药品,主要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 其中含的六味药的成分也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把每味药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其功效可想而知,这也难怪流芳百世,妇孺皆知!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其成分搭配为之巧妙,称妙之处在于‘’三补三泻‘’,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和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
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遗精盗汗等症状,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从而留传,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在一味中成药中配方就是用了君佐药,主次分明,相辅相成,相克相生。突然让我想到邦尼康小儿推拿诊断本上配穴也是有君臣佐使站岗,每一位前来看病的孩子,王老师,黄老师都细细问诊之后,记录下症状,之后像福尔摩斯探案一般找到孩子的病因病机,写出治疗原则,这些还是不够的,老师还在思考如何去配穴,医组方不是简单的穴位的相加,一拥具上,而是在整体观念,辨证立法治疗观的基础上确立的组方原则。
君穴: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配穴中不可缺少的穴位。
臣穴:是辅助君穴起加强治疗作用的,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穴位。
佐穴:是配合君穴、臣穴加强治疗作用的,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或依五行中起制约作用的穴位。
使穴:是起引导方中诸穴达到病所,或调和方中诸穴作用的穴位。
这样看来,在推拿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可马虎半分!要想穴位对症必须谨小慎微,如六味地黄丸一般用药之巧妙,用药之精湛。一味药配合到位可以按部就班的对症用药,但小儿推拿却不能千篇一律,其特点也是量体裁衣,变化不一,可叹小儿推拿更是胜药一筹啊!要想做一名资深优秀的小儿推拿师,学习之路永无止息!!!